故事一 寿宁县下党乡在1988年建乡时,还是省定贫困乡和宁德地区四个特困乡之一。无公路、无自来水、无电灯照明、无财政收入、无政府办公场所,即“五无乡镇”是它的称谓,自然也没有卫生院。群众看病难,百姓缺医少药一直威胁着生命健康。村里流行一句顺口溜:“小病拖、大病扛、过不了明天抬后山”。生活在这闭塞的大山里,群众生病,到最近的平溪、托溪乡看医生,都要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出村山路,走上两三个小时,要到县城,最快也要小半天。如果是突发急、难、险的病情,只能听天由命。群众还编唱道:“早出晚不归,看着垭口就生悲”,道出下党百姓在当时缺医少药,病痛不治的无奈。
故事二 1988年下党 建乡后,下党乡卫生院也随之在原有租用的不足16平方米的村卫生所原址上挂牌成立。一个药箱、一副听诊器、一张桌椅,是全部家当。王金章同志是第一任院长,也是唯一医生,后来县卫生局再配上一名卫计人员和一名护士,就是乡卫生院了,16平方米的空间,上层是住院部,下层是门诊和药剂室。卢女士(现已退休)告诉我们,她当时刚刚卫校毕业,县卫生局领导把她派到下党卫生院工作。她早上从县城出发,傍晚时分才到目的地,饥肠辘辘,双脚磨泡,一路荆棘,田埂,土岭过来,白衣裙成了花衣。可以想象,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女生,在烈日下,走过这么长的路,最后连泪水和汗水都分不出了。
故事三 “王医生是个好医生,平时在乡卫生院为群众看病,村里村外一有群众叫了,背起药箱就走,最远的村山路一走就是几个小时,他从来没有推辞过”,王大爷这样告诉我们。可是天有不测风云,1990年7月7日,王金章医生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,生命垂危,当时下党乡卫生院没有条件救治,乡干部和群众紧急行动,把王医生抬往临近的托溪乡卫生院救治,但因路途遥远,山路难行,时间耽搁过长,无法及时救治,最后还是病逝于半路,时年24岁。“嗨,真是可惜了,那么好的一个医生,为群众看了那么多病,最后自己的病却没人能看”,一说起这事,认识王医生的大爷大婶总是热泪盈眶。
故事四 王院长在下党乡建乡初期最艰苦的时候,奉命组建了乡卫生院,为下党医疗卫生事业起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他在任的两年多时间里,吃苦耐劳,用自己所学的知识,解除了群众的病痛,深得老百姓爱戴。他病逝后,县里派当时还是乡村医生的李茂顶上院长的位置。1994年,乡卫生院搬迁下党王氏宗祠,那里地点大些,这时公路也粗粗通了,但是条件还是很艰苦。要进一些医用设备,可是路还是没有连到村里,医院的物资只能卸在村口,剩下的工作就自己用板车和同事拖呀拉呀弄回医院,一次就要来回搬运几个小时,甚至到天黑还在搬。最难忘的一件事是:“大概是1993年7月吧,我父亲病危,等我接到口信时赶回去,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,连最后一面也见不上”。对于下党卫生院的发展,李院长很有感触,许多配套设备、药品都是他和同事靠肩扛、靠背驼生拉硬拽弄回来,还有自己安装调试,熟悉它们的功能后,然后再给患者使用。李院长说:“那时候年轻,一心总想要把工作干好,所以一待就10年。也因为车少、路远,除了开会,大家都很少回家,再说,就几个人,也离不开”。
故事五 1997年下党卫生院大楼建成,正式投入使用。从此,下党乡医疗卫生事业进入“快车道”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“三进下党”,给下党乡人民极大信心与力量。如今,下党乡早已实现了通水、通电、通路,无线通信全覆盖,教育、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全面配套。
---配置不断规范。目前,下党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5人,设置全科诊室、中医科、预防保健科等12个医技科室,相应配套设施逐年向好,不断齐全。在医疗人才方面,不断招考、引进,改变以往全院只有一名执业医师,“只要一出诊,卫生院就得关门”状况彻底改变。
---对口帮扶助力。从2017年开始,县医院每年派医疗团队入驻下党卫生院帮扶,培养科室带头人,提高医疗服务水平。
---健康帮扶提档。近年来,省市大医院专家通过健康扶贫,加快下党卫生院人才培养,项目培育,资金援助的力度,让下党老百姓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到省市医疗专家的服务。2019年,福建省立医院援建“健康服务中心”“中医馆”都业已建成使用,每年选派若干名医生到省立医院,省人民医院,市医院进修,培养各学科医生。同时,医疗资源下沉,省市专家团队不时深入下党乡,为群众开展义诊,解决老百姓看病诊疗难问题。
---科技诊疗解忧。2019年,在省政协领导的倡导组织下,下党乡率先开通远程会诊,“云义诊”让一些疑难病例在远程会诊室就能得到专家会诊,实现老百姓在“家门口”就能得到“三甲”医院的服务。(寿宁县卫健局 刘瑞久)
省政府及省直单位
国家、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卫健委
各设区市卫健委
直属单位
其他卫生单位
省政府及省直单位
国家、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卫健委
各设区市卫健委
直属单位
其他卫生单位